医耗联动,医耗联动表格打不出来怎么办

医耗联动,医耗联动表格打不出来怎么办

导语

在当今医疗卫生领域,医耗联动作为一个关键词,承载着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它不仅涉及到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更关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患者负担的减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如医耗联动表格无法打印的情况,这无疑给相关工作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医耗联动的相关知识,同时提供解决表格打印问题的实用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医耗联动的含义与背景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是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旨在破除医疗机构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加快完善医疗机构运行补偿新机制,更好地保障居民健康和就医需求。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五个一”: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

“一降低”指的是降低仪器设备开展的检验项目价格,以控制检查费用;“一提升”则是指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以体现医务人员的专业价值;“一取消”是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价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这有助于降低患者负担,同时促进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一采购”强调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以进一步腾出费用空间;“一改善”则是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医耗联动改革的影响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从患者角度看,改革有助于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就医体验。改革后,医用耗材加成取消,部分检验项目价格降低,使得患者承担的费用有所下降。同时,通过改善医疗服务和加强综合监管,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疗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对医务人员而言,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此外,改革还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浪费。

对医疗机构来说,通过深化改革取消不合理的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两个补偿机制,有利于建立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促进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医耗联动表格打不出来怎么办

在医耗联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医耗联动表格无法打印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文件格式不兼容、数据不完整或打印设置不正确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首先,检查表格文件的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文件是Excel格式,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版本的Excel软件打开并尝试打印。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可以考虑将文件转换为PDF格式再进行打印。

其次,检查数据是否完整。如果表格中存在数据缺失或格式错误,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打印。此时,应追溯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最后,检查打印设置是否正确。包括打印机驱动是否安装正确、纸张大小是否设置合适、打印边距是否调整得当等。这些设置都会影响表格的打印效果,因此需要仔细核对。

全文总结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是医疗卫生

医用耗材有哪些? (一)

医用耗材一般包括:医用纱布、弹性绷带、自粘性绷带、腹带、压力袜、医用海绵、酒精棉片、棉棒、碘伏消毒棉片、棉棒等等。

医用耗材是用于诊断、治疗、保健、康复等的消耗性器件设备,中国国内还没有对其做细致分类。

改革内容

2019年6月15日零时,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实施。届时,北京全市近3700所医疗机构将“齐步走”参与改革。“此次改革是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基础上,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将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

其中,“一降低”,是指降低仪器设备开展的检验项目价格;“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

“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价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一采购”,是指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一改善”,是指改善医疗服务,加强综合监管。

癌症基因检测医保报销吗 (二)

1. 国家医保局官网表示,部分地区已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相关部门也指导地方将费用适宜且安全有效的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 目前,靶向治疗已成为包括肺癌在内的某些癌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使用特定的靶向药物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

3. 尽管靶向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但基因检测因应用时间较短、技术不成熟、费用高、行业需规范等问题,多数地方尚未将其纳入医保。

4. 以肺癌为例,国家医保局指出,治疗药物克唑替尼的医保支付范围限定为“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也意味着需要先通过基因检测证明患者存在ALK或ROS1突变,医保基金方才会支付。

5. 基因检测服务费用较高,可能导致患者因费用问题而放弃检测,延误病情。据数据显示,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广泛重视。

6. 临床结果显示,未经基因检测筛选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平均有效率仅30%-40%。一线城市的基因检测率只有40%-50%,二三线城市仅为20%-30%。

7. 国家医保局表示,国家层面并未将基因检测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和支付部分费用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之外。因此,将费用较高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的呼声越来越高。

8. 北京市已率先将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据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市在2019年6月医耗联动后,已将肿瘤用药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北京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达90%。但报销比例因人而异,并非都能达到90%。

9. 北京市医保局表示,规范调整的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已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其中包括肿瘤组织脱氧核糖酸(DNA)测序,该项目价格为3800元,属于北京医保乙类。个人负担8%,剩下的纳入报销范围。

10. 北京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指出,最终报销比例还需看就诊医院的级别以及患者本身的情况。

11. 国家医保局还提到,肿瘤基因检测属于医疗服务项目,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国家医保局正在指导地方按照“技耗分离”的原则,探索对诊断试剂开展集中采购,促进试剂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带动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下降。

12.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以及医疗费用的支付规定。

遇到医生误诊或者故意误诊该怎么办? (三)

遇到医生误诊或故意误诊的应对策略

医生误诊或故意误诊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若怀疑遭遇此类情况,需冷静应对、依法维权,以下是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初步判断与证据固定

区分误诊性质

技术性误诊:因疾病复杂性、检查手段局限或医生经验不足导致的非主观错误(如早期癌症漏诊)。

故意误诊:医生为牟利(如夸大病情诱导手术)、掩盖过失或渎职而主观隐瞒或篡改诊断结果。

关键证据收集

病历资料:立即复印门诊/住院病历(含医嘱、检查报告、影像资料),注意留存带有医生签名和医院公章的原件。

录音录像:若与医生沟通时察觉异常,可合法录音(需提前告知对方,避免侵犯隐私权)。

第三方见证:联系家属或朋友陪同就诊,必要时作为证人。

二、多途径专业复核

院内申诉

向医院医务科或医患关系办公室提交书面投诉,要求组织院内专家会诊或启动医疗质量审查程序(法定答复期通常为15个工作日)。

跨机构验证

携带原始资料至三甲医院同专科复诊,对比诊断结论(如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权威机构)。

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如好大夫在线)申请全国专家多学科会诊(MDT)。

三、法律维权与行政投诉

医疗事故鉴定

向当地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申请医疗损害鉴定,明确责任比例(费用约3000-8000元,耗时1-3个月)。

2025年新规:全国推行电子病历区块链存证,可要求调取诊疗过程全链条数据。

行政投诉渠道

卫健委举报:拨打12320卫生热线或登录国家卫健委官网提交投诉(需附证据材料)。

医保局联动:若涉及骗保,向当地医保局举报(如故意误诊虚开高额检查项目)。

司法诉讼

委托医疗纠纷专业律师,提起民事诉讼索赔(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刑事责任追究:若证实故意误诊造成重伤/死亡,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医生“医疗事故罪”(《刑法》第335条)。

四、心理重建与健康干预

身心修复

若误诊导致健康恶化,优先转至权威医院治疗,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如正念疗法)缓解焦虑。

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如“蝴蝶之家”医疗维权社群),获取经验支持。

保险与赔偿

轻度损害:5-20万元

重度伤残:50-100万元

死亡案件:100万元

联系保险公司申报医疗错误相关理赔(部分高端医疗险涵盖误诊保障)。

通过调解或诉讼争取赔偿,参考标准:

五、预防误诊的主动策略

就诊时自我保护

选择公立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及职称医生(经验与责任心相对均衡)。

对复杂疾病采用“双盲问诊”(分别在不同医院匿名检查)。

数字化工具辅助

使用AI预诊系统(如腾讯觅影)比对症状与诊断合理性。

通过“健康中国”APP查询医生执业资质和既往投诉记录。

总结行动清单

留存证据 → 2. 复核诊断 → 3. 行政/司法维权 → 4. 身心恢复 → 5. 未来预防

若遇紧急威胁(如误诊延误抢救),可同步拨打110报警固定证据链。

三医联动是指是什么? (四)

“三医联动”是指卫生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医药改革方面,主要措施包括药品零差率销售、对重点辅助性营养性药品实施监控、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药品“一品两规”、药品耗材实行“两票制”采购、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等。

医保改革方面,主要措施包括“三保合一”组建市医保中心、基金市级统筹、医保在线监控、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医保打包支付等。

医疗改革方面,主要措施包括公立医院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党委书记和院长目标年薪制、总会计师年薪制、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组建总医院(医联体)、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

导向

一是医保对医疗、医药资源合理配置与科学使用具有核心杠杆作用。“医改就是改医保”,既是世界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经验,也是当下我国全面深化医改解决的症结。

二是政府部门间改革的联动保障机制尚需强化。多部门分权分治,是导致我国医改综合性共治目标难以实现、医改推进慢、医改成效与群众获得感仍有差距的主要原因。国际、国内经验均显示,大卫生体制具有权责一致、统一高效的优势,这应是医改的体制改革方向。

内容参考:

明白了医耗联动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村律帮网的其他页面。